首页 · 导航 · 供求 · 快报 · 名录 · 答疑 · 鉴定 · 直销 · 书店 · 工具店
会员专区 | 在线帮助
21Gem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 特许钻石生产商
  RSS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 网上展览 | 信息发布 | 在线鉴定 | 珠宝拍卖 | 即时金价 | 珠宝直销 | 工具商城 | 珠宝书店 |

《世纪珠宝快报》
真实 迅捷 专业 精简 拒绝垃圾信息

每月三期 逢10、20、30日出报

第438期2012-03-20

目 录

1、逃税2700多万元 四家上海钻石公司深圳受审
2、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珠宝消费国
3、2012中国珠宝首饰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4、2011年全球央行净购黄金量创新高
5、哈瑞温斯顿有意收购必和必拓加拿大钻石矿
6、玉石行业资金回笼慢 商家“抱团”合伙经营
7、深圳珠宝产业背后的金融推手
8、义乌饰品行业电子商务遍地开花文
9、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亟待解决
10、奢侈品定价与关税 是谁主宰价格?

逃税2700多万元 四家上海钻石公司深圳受审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这是一起曾经在珠宝业有地震式影响的案件。涉案的职业“水客”和这几家企业的相关员工均已判刑,其中包括8名外籍人士。4家珠宝企业涉嫌偷逃税额超过2700多万元人民币昨日站上被告席。该案被海关破获是在2010年1月,当年市场调研反映,该案破获后,深圳地区的钻石市场价上涨了10%左右。

■据专案组的办案人员介绍,这个走私团伙的走私路径是——在香港组织货源,主要通过外籍人员及“水客”将钻石带入境并分销到各工厂去,配合销赃的企业则以正规货源为掩护,从走私团伙手中拿货,进行所谓的“来料加工”或其他活动。

昨日,一起特大钻石走私案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4家珠宝企业成为被告。他们涉嫌通过香港籍的职业水客利用身体藏匿的方式走私钻石过关,偷逃税额超过2700多万元人民币。

涉案的职业“水客”和这几家企业的相关员工均已判刑,其中包括8名外籍人士。该案被海关破获是在2010年1月,根据国内唯一钻石进出口交易平台上海钻石交易所提供的数据,当年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进出口、交易额达28.61亿美元,首次突破20亿美元,同比激增88.1%。同时市场调研反映,该案破获后,深圳地区的钻石市场价上涨了10%左右。

侦破:用利市封贴身带钻石入境

2009年10月底,深圳海关接到举报线索称关区有“水客”团伙走私钻石。经过近两个月的摸查,专案组发现该团伙雇佣两三名香港籍“水客”利用贴身藏匿的方式(如将钻石包裹在利市封或硬皮纸袋中,藏匿在腰带内侧或上衣口袋中),走私钻石入境。经进一步秘密调查,专案组摸清了该团伙成员、境内住所、买家及接货人员等情况。

2010年1月7日,专案组获悉该团伙雇佣的“水客”将于8日走私钻石入境,于是部署了查缉行动。8日上午,150名缉私人员兵分24路,在罗湖口岸、团伙成员住所、走私窝点等地布下天罗地网。

2010年1月8日11时许,该团伙雇佣的“水客”翁某出现在罗湖口岸。行色匆匆的翁某入境后,被埋伏在周围的海关缉私警察抓获。经海关关员检查,发现翁某腰带内侧缝有3个小口袋,里面藏有未向海关申报的走私钻石3包。

经突审,翁某交代了接货的下家。缉私警察马不停蹄,立即赶赴口岸附近的某酒店大厅进行埋伏。11时15分,形迹可疑的外籍下家一出现便被缉私警察控制。11时25分,缉私警察又在翠竹路某餐厅抓获一名前来接货的嫌疑人。11时45分,专案组根据嫌疑人的供述,在罗湖区贝丽路某钻石公司开展查缉行动,抓获涉案人员4名,缴获涉嫌走私的钻石及现金一批。

与此同时,其他多名涉案人员也相继落网。

指控:4家上海公司指使员工在深圳接货

根据检方依法审理查明,被告单位高武占士钻石(上海)有限公司指使3名外籍员工(均已判刑)长期在深圳接收由香港某旅运有限公司指派的翁某(已判刑)等“水客”以人身藏匿方式从香港偷带入境的钻石,并在境内销售牟利。经海关核定,涉案钻石偷逃应缴税额人民币1638万元。

同样,另外涉案的三家上海钻石公司艾珂钻石(上海)有限公司、奇斯圆钻石(上海)有限公司和让杰钻石(上海)有限公司分别以同样的方式走私钻石,偷逃应缴税额分别为665万、423万和31万元。

案情显示,4家上海钻石企业都是指使几名外籍员工在深圳接货,案卷中提到的8名外籍人士均已被判刑。

检方认为,该案4家被告单位,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运钻石入境,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审理:2家被告钻石公司表示已停业

昨日,该案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开庭审理,因为有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外籍人士,所以法庭还专门请来翻译进行了同声翻译,因为语言问题,庭审花了很长时间,还有不少外籍人士到庭旁听。

案情显示,这4家上海钻石公司的法人代表都是外籍人士,而其中两家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在深圳停止了公司运作,其中艾珂钻石公司在国内已停止了业务。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当事人说:受雇“水客”称不知钻石价值

该案从2010年1月被破获到现在,已经经历两年时间,去年曾经对“水客”和接货员工进行过审理。本报记者也进行了旁听。当时,64岁的香港老职业“水客”翁大河在法庭上说,自己原来是香港王化旅运有限公司的员工,后来改为专门帮该公司老板带货来深圳,一般是老板给他货和告诉他接货人的名字,然后他就过关来深,把货交给接货人。

不过,翁大河说,他不知道这些钻石的价值那么高,以为只是一些碎石。他说:“货都是一包一包装好的,我不能拆开来看,我以为只是一些碎石。”

翁大河还补充说,同案的有一部分被告是他在案发一年多前给他们带货的,案发的时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

目前,翁大河已经被判刑。

案件影响:破案后深圳钻石市场价涨10%

据了解,一些不法珠宝商通过深港口岸走私买卖钻石入境,无视上海钻交所交易制度,令我国钻石贸易税收遭受巨大损失。

根据后来深圳海关对外公布,该案被海关破获是在2010年1月,根据国内唯一钻石进出口交易平台上海钻石交易所提供的数据,当年上海钻石交易所钻石进出口、交易额达28.61亿美元,首次突破20亿美元,同比激增88.1%。同时市场调研反映,该案破获后,深圳地区的钻石市场价上涨了10%左右。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珠宝消费国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中国不仅仅是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同时逐渐步入了珠宝消费大国。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年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继2009年达到2200亿元后,2010年销售总额又攀新高,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3.64%。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估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

让我们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

黄金:2010年黄金总消费量579.5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铂金:消费量自本世纪初起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钻石:2009年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年消费额达250亿元。

珍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占世界产量95%以上。

白银:2008年白银工艺制品及首饰用量大约为800吨。

2011年一线城市购高端消费者,珠宝人均消费额达24,065元,平均单价为17,352元

慧聪R·CHC研究2012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研究显示,目前珠宝消费约占当前中国高端人群奢侈品消费的5%,随着中国珠宝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未来中国高端消费者的珠宝消费将会进一步提升。

2011年,一线城市购买过珠宝的高端消费者中,人均消费额达24,065元。从购买价格看,平均单价购买价格为17,352元,其中海外品牌的平均购买价格相对较高,达到21,654元,本土品牌平均购买价格为11,985元。

“装饰自己,凸显品味”和“奖励自己”是一线城市高端消费者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整体来看,在一线城市高端消费者中,“装饰自己,凸显品味”和“奖励自己”是消费者购买珠宝时最主要的购买动机。

在北京,因“订婚、结婚或其他重要时刻”而引起的珠宝购买占比例最高,而在上海和广州,装饰自己、奖励自己等实用目的所占比例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以赠送亲友为目的的珠宝购买远高于北京和上海。

为什么中国市场追捧珠宝?

根据国外奢侈品消费模式分析,奢侈品包括城堡、私人游艇、艺术品、珠宝名表、高端名酒、高级服装等。同时奢侈品消费呈现明显的需求层级,当人均GDP达到3000—4000美元时,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珠宝、名表、服装等品类,随着人均GDP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将逐渐提升到艺术品、私人游艇、城堡等品类。根据我国宏观数据,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2010年达到4000美元,我国正处于奢侈品消费的初级阶段,珠宝消费进入高速增长期。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2012中国珠宝首饰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2011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的发展,可谓金光闪闪。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企业的零售总额达1837亿元,同比增幅42.1%,其增幅高于17.1%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在中国的部分省市,这一数字更是高达70%以上。展望2012年的市场,是否依旧能保持这种高速的增长?笔者认为,从市场环境角度分析,中国珠宝市场在“十二五”期间至少能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那么,推动珠宝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居民收入增长,尤其是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尽管中国人均珠宝消费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其日益增长的消费者购买力却为未来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北京和上海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已超过5000美元,是2001年的三倍;中国华北和西部地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很大的同比增幅。

过去十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京广沪和一线城市的消费购买力。如今在一线、二线城市的珠宝首饰零售网点越来越密集,主要的品牌零售商也都已入驻其中。但在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中,主流品牌还刚进入,并都制定了大规模的渠道拓展计划。譬如周大福计划在2020年前将在内地的网点数量扩张到2000家。根据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的一项针对大中华区珠宝首饰消费的咨询研究表明:如今,中国沿海主要城市的年人均购买件数是三四线城市的三倍。随着各类珠宝企业大规模进军中国三四线城市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会被激发。

其次,国内消费者逐步认识到珠宝首饰具有投资和抗通胀的作用。2011年,国内CPI增速一直呈现加速上升状态,从6月到10月依次为6.4%、6.5%、 6.2%、 6.1%和5.5%。其次,负利率也已持续20个月。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房地产投资遥不可及,股市也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正有越来越的消费者对黄金首饰以及金币、金条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近几年全球经济不稳定、局部地区的政治局势动荡等都导致金价的疯狂增长,促使消费者对黄金首饰的偏好。

再者,消费观念的升级也会成为推动市场高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人对珠宝首饰的喜好由来已久,尤其对黄金首饰、翡翠玉石的喜爱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种传统文化因素决定了中国人在遇到各类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商务交际时,会特别考虑赠送珠宝首饰。比如在订婚、结婚、婴儿满月、老人寿辰时,以及亲朋好友间馈赠礼物时都常常会选择一款精美的黄金、铂金或翡翠首饰。随着内地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珠宝首饰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被用于日常装扮、佩戴,甚至在一些主要城市中,购买珠宝首饰已经成为一种即兴消费行为。当消费者出于更多的理由去购买珠宝首饰,就必然会对珠宝首饰的质量、设计款式和售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这也是珠宝消费市场升级的一次契机,特别是对塑造全国乃至于全球知名珠宝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良好的政策激励也是保证中国珠宝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近10年内,政府逐步减免了珠宝原料、珠宝成品的进口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种,也陆续推行了鼓励消费的引导政策。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1年的珠宝首饰市场能呈现出超过40%的增长率。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长期以来持续关注中国零售消费品市场,根据其2011年的最新统计发现:2010年中国内地的零售珠宝首饰市场规模接近2400亿元,而1990年的市场规模仅为20亿元。预期未来5年的市场增长率将超过35%。笔者认为珠宝首饰在中国仍属于高档消费品,其人均消费水平远不及发达国家。当前中国的人均珠宝消费接近26美元,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和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展望2012年的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虽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基础,但整个行业却面临更为严峻、激烈的考验。国内的珠宝首饰企业若能在这新一轮的竞争下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则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2012年的国内珠宝首饰市场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零售企业的运营成本继续上升,人口红利优势大幅削弱。对于毛利率普遍在5%左右的零售企业来说,珠宝零售行业的平均毛利率虽然在10%以上,但面对中国沿海城市近三年翻一番的人力成本和只升不降的物业租金,却同样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譬如零售门店的租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零售企业续租门店的租金平均上涨了30%。个别企业在新一年的租金甚至一度翻了一倍。这对打算在2012年内进行渠道扩张的珠宝零售企业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首要因素。如果这两大成本在未来几年依然过快上涨,势必会导致许多企业谨慎对待他们的扩张计划。

抢占三四线城市市场是2012年的首要任务。一线城市的渠道基本已被瓜分殆尽,二线城市的重点销售网点的分布也将趋于饱和。对于珠宝零售企业来说,布局三四线城市是2012年的重点任务。目前,除了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等珠宝企业拥有广泛的全国性销售网络外,已进行全国性广泛布局的企业不足20余家。当这些企业深入三四线城市作战时,还会和地方性的品牌展开激烈竞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有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珠宝零售商在三四线城市采取自购、自建商业地产的形式,并将大部分的商户经行出租。近几年,国内商业地产的发展特别快,其毛利率也远高于零售业。相对于在二线城市投资商业地产,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的价值确实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如果珠宝零售商能获得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性选择。

而提升加盟店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目前,国内零售珠宝首饰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市场的珠宝零售企业超过1万家,但其中200家不到的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零售额。”

在主要零售品牌的构成中,一部分企业在全国均有零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品牌和内地知名品牌,如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周大生等。还有一部分则属于区域性品牌,比如南京的宝庆银楼、沈阳的萃华珠宝等。无论是知名品牌还是新兴的年轻品牌,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向更多城市、区域进行渠道拓张。领先企业的快速市场扩张必然会加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从而在更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实力薄弱的中小规模零售企业。

繁荣的市场前景催生对资金的强烈需求。当下已有超过10家国内珠宝首饰企业完成了多轮融资项目,2012年很可能成为国内珠宝首饰企业的集体上市潮。这些企业中,有些零售网点已遍布全国,有些则专攻于特定区域;有些经营黄金、铂金、K金等各类首饰,有些则专营钻石、翡翠首饰。无论是经营哪一种产品组合,缺乏资金支持的珠宝零售企业无疑会在下一轮市场增长中错失良机。

传统珠宝零售企业开始注重网络渠道销售。去年以来,周大福、周生生等企业纷纷高调进军淘宝商城,周大福还开发了自己的B2C平台,这让内地珠宝电商竞争骤添变数,也意味着国内珠宝电商阵营迎来新对手。但根据笔者对国内主要珠宝零售商的高层访谈,这些意见领袖普遍认为,传统珠宝零售商开设网店更多地是指出了方向,但市场要迎来真正的网购浪潮,至少还有三到五年时间。这主要是由于珠宝首饰的商品属性决定的,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综上所述,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在2012年不会造成二次探底的话,2012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在以上这些驱动和阻碍因素的影响下,依旧能保持年增长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2011年全球央行净购黄金量创新高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CEO)施安霂日前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黄金在保护财富、支持未来增长和降低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同时预计,始于2009年的全球央行购金势头仍将持续。

施安霂表示,全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中,金融体系支离破碎,需要采取大胆措施修补并建立新的金融架构;同时,大小投资者都在寻求能保护数百万人养老金和储蓄的资产,这是黄金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背景。

施安霂强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进一步多样化,黄金正日益成为全球央行储备资产管理计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9年以来,央行一直是黄金净买家。去年购买量进一步增加意味着,自1971年金本位制度终结以来,2011年是央行净购黄金量创纪录的一年。他预计,随着全球央行继续储备多元化来保护本国经济,该趋势仍将继续,“黄金已成储蓄人、投资经理和各国财富的稳定价值来源”。

此外,施安霂还对全球黄金主要消费国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前景和投资意愿进行了预测。他指出中印经济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份额预计将持续增长且“这种爆炸性的增长将改变全球格局”。他强调,中印两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投资行为更加成熟的消费群体,“他们文化中对黄金的偏好将促使他们寻求投资黄金的新方式来满足他们情感和理财两方面的需求”。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哈瑞温斯顿有意收购必和必拓加拿大钻石矿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21Gem

3月15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加拿大珠宝企业哈瑞温斯顿钻石公司(Harry Winston Diamond Corporation)和以KKR、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为首的投资者团体正在洽谈收购必和必拓在加拿大的艾卡迪钻石矿场。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交易协议可能将于1个月内达成,交易价格在5亿美元-7.5亿美元之间。阿波罗全球管理将和斯通诺威钻石公司(Stornoway Diamond Corp)前董事长Eira Thomas联合竞购。

必和必拓是世界最大矿企,去年11月30日曾表示可能会出售部分或者全部钻石业务。艾卡迪钻石矿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区,产量按价值计算占世界的11%,按重量计占3%。伦敦天达证券(Investec Securities)驻悉尼分析师蒂姆-杰拉德(Tim Gerrard)1月6日曾表示,该矿估值在3亿美元-5亿美元之间。

哈瑞温斯顿持有位于艾卡迪钻石矿附近的Diavik钻石矿40%股份,必和必拓持有剩余部分。哈瑞温斯顿首席执行官Bob Gannicott去年12月9日在一次电话会议上曾表示对必和必拓的艾卡迪钻石矿感兴趣,并称该矿的生命周期已接近结束。

KKR和阿波罗全球管理近几个月在自然资源领域频频出手。去年以KKR为首的一个投资者团体以72亿美元收购了全美最大私人油企Samson Investment,阿波罗全球管理上月同意以71.5亿美元收购美国天然气管道公司El Paso的油气勘探部门。

必和必拓此次的顾问是加拿大帝国银行世界市场部门,KKR将与谁联合参与竞购尚不清楚。

必和必拓、KKR和阿波罗环球管理发言人均拒绝评论。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玉石行业资金回笼慢 商家“抱团”合伙经营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珠宝玉石行业中的众多小微企业也常常要为生计四处“伸手”。记者了解到,“小微企业主”在全国翡翠玉石行业中比比皆是,他们往往因为某一笔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困境,在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商业贷款的时候,只得转向民间借贷。

“30万元说多也不多,但我现在偏偏怎么也凑不齐。如果不尽快借到这笔钱,我的生意说不定就要‘黄’了。”在广东某大型玉器市场经营翡翠档口的商家李明(化名)去年总为资金周转不灵而犯愁,担心30万元的缺口会造成生产经营链断裂。后经中间人联名担保,才得以向当地银行贷款。两周后银行放款,李明这才顺利入货,让自己的生意重归正规。记者了解到,像李明这样的“小微企业主”在全国翡翠玉石行业中比比皆是,他们往往因为某一笔资金周转不灵而陷入困境,在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商业贷款的时候,只得转向民间借贷。

现状:玉石行业资金回笼慢

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罗荣俭告诉记者:“翡翠行业的资金渠道很窄,到缅甸投标的企业都用真金白银,叫价一亿就真得掏一亿现金,不可能利用什么金融杠杆。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的资金回笼太慢,比如摆件的资金周期起码为3~6个月。”

但在这个周期里,无论购买玉石原料、制作玉器,还是销售玉器等环节都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为支撑。一位商家抱怨道:“从原料到成品,中间必然有一段加工期,我现在常常因为原料占款太多而无法再接订单,影响了整个生产销售流程。”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玉器商家都有共同的烦恼,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往往因为一笔算不上“巨款”的周转资金而陷入困境。记者在合肥小额贷款网上看到,一家淘宝网店的老板发布帖子称:“近期看中了一组玉石工艺品,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但是手头上的资金都用于生意上流动,欲贷款10万元,1年内还清。”

与大多数人所想象的不同,翡翠玉石行业中的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甚至是小微型。以云南为例,目前云南的珠宝玉器经营者超过10000家,90%以上的珠宝企业均属中小企业。广东南海平洲和广东肇庆四会的珠宝玉石行业将近10余万从业者中,大多数也只是“小舢板”而非“航空母舰”。他们的融资问题比大中型企业更为严峻,融资难也因此成为玉石行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瓶颈之一。

困境:融资平台缺担保难贷款

玉石行业的商业贷款自然发源于相关企业扎堆的地区。2010年,云南珠宝协会和中国民生银行昆明分行共同搭建“玉出云南”珠宝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云南省珠宝界中小商户提供无需抵押的快速经营贷款。不过,记者打电话向民生银行云南分行了解情况,发现热线客服人员并不了解任何关于玉石行业贷款的情况。

在广东,四会和平洲的几大银行也开始尝试这项业务。在四会国际玉器城采访期间,记者对四会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的“玉易贷”进行了解,发现他们是针对四会玉器协会会员经营玉石玉器而发放的贷款,采取“协会担保、一次核定、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方法。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原则上最长不超过2年,利率为月利率1.3%。

记者打通四会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业务咨询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贷款跟正常的贷款并无太大差别,“玉石商家也没什么优惠,贷款多少视抵押物而定,如果经营场所有一定规模,我们1000万元都贷。”这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利息不是千篇一律的,视贷款人的信用报告、资产负债情况而定,年息约为百分之十几。

不过,一个四会玉器城的商家告诉记者,这种借贷方法缺乏中间担保的机构,所以即使银行很想放款,想贷款的商家也很多,但最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解决:商家“抱团”合伙经营

另一种比较被商家认可的方式是“三人联保”。四会做玉器生意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在四会多家银行可采取这种方式贷款30万~50万元。不过三人联保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要求三人不能是直系亲属,必须有商铺或住宅的拥有权,并且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三个人必须‘捆绑’在一起,其中一个人的信用记录不良就不能成功。”据了解,这种“三人联保”的年利息一般为8%左右。

罗荣俭对于“三人联保”较为推崇,认为符合商家“抱团”的策略。他介绍,近两年四会的个体户开始抱团经营,合伙投标、进货,把资金、技术和市场份额集合起来,优势和经验互补。

业内警示:高息贷款成行业潜在风险

不过,也有商家认为,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太繁琐,而玉石行业需要快钱周转,因此部分商家迫在眉睫时也更愿意求助于民间借贷。

一个平洲珠宝玉器协会的行家透露,四会的平均贷款息率较高,大部分年利率为40%~60%,揭阳普遍为30%~40%,平洲稍低,约为15%~20%之间。他认为,高息贷款的存在成为这个行业的潜在风险,一旦市场出现盘整,最先被“消灭”的将是高息举债的经营者和投资者。

“机器检测只能辨别翡翠玉石的真伪,不能分出价值高下,况且翡翠的价值有起落,并非固定不变,难以估价。”罗荣俭说,商品的特殊性导致银行对于玉石的抵押贷款非常谨慎。不过他相信银行还会继续探索翡翠行业的金融信贷:“银行的资金也急于寻找出路。”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深圳珠宝产业背后的金融推手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作为深圳传统行业成功转型升级的样板,黄金珠宝行业近几年书写了这样一段传奇:连续七八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全行业每年资金流量高达2000—3000亿元,原料采购量占全国总量的七成以上,年生产总值接近千亿元。现在,深圳是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生产加工基地与贸易集散地,是享誉国内外的“珠宝之都”。

探寻这段传奇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行业成长背后强有力的金融推手。通过信贷模式、产品开发和服务理念的全面创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黄金珠宝行业持续不断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滋养,企业规模从小到大,品牌影响力从无到有,行业成员从少到多。与此相适应的是,深圳市多家银行目前已在水贝、田贝等产业集聚地段,“派驻”了十多家“珠宝特色支行”,全力以赴为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提供贴身个性化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深圳银行业对珠宝行业的融资余额已接近200亿元。

正如业界专家所言,黄金珠宝业是深圳数一数二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银行支持,何来行业的做大做强?何来深圳“珠宝之都”的地位?

珠宝行业银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一个颇具启示性的“深圳样本”。

银行及时贷款缓解“原料之渴”

“有多少钱,做多大生意。”在深圳市某珠宝有限公司郑总经理眼中,这个在珠宝行业内流行很多年的观念已成为历史。1998年,郑经理从潮汕老家来深圳创业,当时员工不过十几人,他也认为这个行业是“小本买卖”。而现在,公司已发展到200多人,在业内小有名气,自营黄金、K金品牌正在全国铺开。

深圳珠宝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融资史,而融资量曲线和原材料价格变化保持高度一致。老板们都还记得,2000年之前,1000多万元能买回100公斤黄金,现在却要3000多万元,仅原材料成本就上涨约3倍。郑经理说,过去10多年,原料成本一直在涨,自有资金“隔三岔五”告罄,老板时常大声“叫渴”。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金价蹿上高位。原本很少和银行打交道的郑经理找到了民生银行,没想到信贷人员如此“爽快”,审批速度更让他吃惊。“百万融资,很快下来,解了燃眉之急。”此后,原在融资上很“保守”的郑经理认识到,企业要做强,必须改变观念从银行“借力”。

郑经理的融资经历,只是深圳珠宝业数千企业家的一个缩影。

深圳中行翠竹北支行行长高明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小型客户信贷中心的主任,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黄金珠宝行业大大小小的老板们。“在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前,黄金珠宝属于专供商品,民营企业根本无缘涉足,等市场准入放开后,没有几家企业的实力能够达到银行的贷款标准。”他回顾说,直到2005年,对这一行业的银行授信还几近空白。

但银行对行业“做足功课”后,却发现其中暗藏着“富矿”。高明说,中行对行业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深入追踪和调研,发现这一行业作为市政府大力扶持的六大传统产业,具有行业聚集度非常高、成长速度快、资金结算量巨大等特性,对银行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有着天然的依赖性。

最初的破冰之举是由深圳建行完成的。2006年初,该行首创“联贷联保”模式,为6家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1.2亿贷款,开深圳银行界对行业大规模贷款先河。联贷联保模式是要求授信企业自愿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协商借款金额,联合向银行申请授信,联合对贷款提供担保,每名成员均对小组授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联贷联保模式通过横向约束解决了银行和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用多种措施来覆盖风险,从而使该模式更具实际操作性。这一创新模式当年便获得了深圳市金融创新奖。

此后,深圳各银行对黄金珠宝行业的授信和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保守估计融资余额已接近200亿元。深圳建行、深圳工行、深圳中行的贷款投放量高居前三位,多家股份制商行也积极跟进。

创新风生水起中小企业乐享其成

“这是个稳当的行业。”水贝商圈另外一位珠宝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制造业、加工业来说,最怕就是不断积压的库存,服装、皮革、五金概莫能外,但珠宝却是例外。“库存会升值,这是银行乐于贷款的因素之一。”

但良好的企业成长性和理想的业务创新空间更是银行“乐贷”的深层次动因。“我们这几年对黄金珠宝行业的业务创新做得是风生水起,得心应手。”深圳建行有关负责人谈及此处,如数家珍,“新产品年年都有,没有中断过。从联贷联保、会员制担保公司、货押融金、金财宝、金元宝,到库存黄金浮动抵押、个人存单质押黄金租借业务等等,个个贴近企业需求。行业中28家中国名牌企业,有23家与我行有过信贷合作。”目前,深圳建行是同业中产品线最全的银行,到去年底,该行在黄金珠宝行业的授信余额超过70亿,黄金租借余额为7200公斤,约占行业信贷市场份额的一半,在同业中始终保持领跑地位。深圳中行则特地为黄金珠宝企业编制了《授信作业手册》、《授信审批辅助模型》,有效地简化了贷款流程,建立起标准化的审批模式,使黄金珠宝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能否取得贷款、能得到多少贷款做到心中有数。有成熟的贷款模式,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这是银行信贷得以持续深化的基础保障。

联保、互保等颇具行业特色的信用创新模式,如今已成为各行的“常规”动作。深圳建行以“互保金”贷款方式,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对行业内10个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4.1亿。工行深圳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陈银彬介绍,该行积极推动的“集群融资”,就是企业可由行业协会推荐,实行企业之间互保或联保,通过这种创新方式将企业信用和集群信用进行了有效整合。同时,该行还在技术上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审批和放款,为企业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深圳建行、中行、工行、民生等已在珠宝企业聚集的区域设立了为数不少的“特色支行”,光大深圳分行更计划要在现有2家珠宝支行的基础上扩充到10家。

风险控制更有效,利息相对其他行业也有所降低。有珠宝企业老板透露,通过金融创新,贷款更“安全”,银行利率比其他制造业低1个点也成为可能。

银行将“一帮到底”助行业创品牌

银行资金源源注入,推动深圳黄金珠宝产业乘势而起。以水贝黄金珠宝商圈为例,其稳居中国珠宝业最重要集聚地的位置,也是亚洲最大黄金珠宝批发市场,拥有全国珠宝市场约70%的供应能力,并已形成设计、生产、加工、展示、检测、批发的完善产业链,有企业约2100家。

行业在成长,银行服务也要“与势俱进”。“我们发现行业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虽然在规模上属于中小型,但却在素金、镶嵌、彩宝、钻石翡翠、珍珠等细分行业中有鲜明特色,应该得到资金的直接扶持。”深圳建行因此推动11家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中金创展担保公司,把授信的目标客户群扩大到中小珠宝企业,迄今已为行业中近百家珠宝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在建行担保金额已超19亿元,每户担保金额从500万—3500万不等,银行的每分钱贷款都真实地支持到实体经济。中金创展公司管理规范,风控极有特色,公司担保的贷款迄今无一笔逾期及不良,成为深圳运作最成功的会员制专业担保公司。尝到细分市场甜头的深圳建行去年进一步推动10家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中缅翡翠交易公司,专门从事翡翠原石交易。公司荟萃了海内外翡翠行业的精英,并得到中国珠宝玉石协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从建行获得8亿授信额度,成为缅甸玉石公盘最活跃的参与者。

行业规模做大,必然产生对自主品牌的渴望。业内专家称,目前该行业约有2200个自主品牌在逐渐成长,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今后,中国最好的珠宝品牌一定是深圳制造。”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珠宝业人士都表示,经过近10年的大发展,深圳珠宝行业的品牌意识已有“质变”。之前,品牌建设费用非常低,而目前,一些龙头企业光推广费用就占总成本的20%。

做品牌,铺渠道,资金需求量更大。“很多客户从小企业变成大企业,然后又开始做品牌。”陈银彬表示,把企业一批批培养“大”,然后对其“跟踪”扶持,这是银行培养忠诚客户的最佳方式。陈银彬还表示,培育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一直是该行目标,企业做大还会考虑上市,银行更会积极支持。“产业升级了,银行的服务当然也会升级,”高明说,中行琢磨得最多的是企业最需要什么服务,比如今年国际金价“上窜下跳”,企业资金需求忽而急速放大,中行就为企业提供“旺季贷款”、“黄金租赁+远期”等独家业务,计划中的黄金信托、黄金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都是贴近企业的“专供”产品。水贝片区企业现货黄金使用量越来越大,有时一个大品牌一次就要提货一吨之多,深圳中行干脆取得金交所批准,斥巨资在这里设立了一家金库,确保企业安全、及时地提金用金。

在采访中,多家银行人士都对记者表示,珠宝业已成“深圳品牌”之一,大家都将珠宝行业视为“长线产业”。下一步,银行对珠宝企业的品牌之路将“一帮到底”。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义乌饰品行业电子商务遍地开花文
21世纪珠宝-行业网 21gem

当前饰品市场形势犹如今年入春的天气,寒气逼人,连绵阴雨。浙江义乌饰品行业的经营者们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和热情却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

义乌戈雅饰品公司,原先是个以外贸为主的饰品企业,自2008 年创办戈雅网货商城后,就专业为淘宝、拍拍等网店卖家,及商超精品店、连锁店等客户提供一站式网店热销货源配送服务,产品主要为时尚饰品、潮流服饰。公司开展电子商务之后,销售业绩大大提升。据了解,龙年初八开始营业,就从网上接下了一大批订单,每天至少有10 万元的销售额,好于其他做实体批发的企业。

如今网上购物势头越来越火,这也迎合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饰品网店的前景也随之看好。义乌的许多饰品企业已经都把电子商务当做经营的一个突破口。

外贸转内销,网络是捷径

许多饰品企业从做外贸转做内销,但没有内销通路,电子商务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的不断上升,促使国内消费群体观念在改变,如80、90 后消费者中网民较多,他们追求新奇、个性,是饰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抓住网民就抓住了“救命稻草”。原先,义乌饰品行业原先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向型企业,大多数都以摆摊接外单的模式经营,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企业为了争抢订单,陷入了比价格、拼资金(赊销)的恶性竞争中,面对被动的局面可谓劳心劳力,欲摆不能。但是,自2009 年以来,许多骨干企业开始注重电子商务发展,如新光饰品、艺达饰品等一批企业遂先建起了网络发平台,一年之后又有大批企业跟进。去年下半年以来,众多中小企业终于按捺不住,于2012 年元旦之后,纷纷“触网”,尽管有些被逼无奈的味道,但有成功者作为示范,越来越多饰品厂家下定决心,招来人才组建团队,大力拓展电子商务渠道。

实体店转网店,文化创意促转型

许多在做电子商务的饰品企业都深有体会,那就是产品更要有特色,方能赢得客户青睐。这里也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 兄弟木珠”是经营木珠、木扣、木圈、木手镯及各类木制配件的企业。2005 年在义乌设立销售门面后,生意一直都很好,客户主要为欧美、中东地区,但去年以来外贸订单锐减,为了应对危机,企业开发了多种系列的卡通木制饰品,并在淘宝商城上销售,这些产品环保自然、清新,非常受国内消费者喜爱。为此“兄弟木珠”依靠开发创意产品与电子商务实现了企业的外贸转内销的成功转型。电子商务的发展,冲刷着饰品行业经营理念,特别是“ 照样订做”代工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没有自已的特色产品,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网络时代,消费者需求变化越来越快,饰品行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义乌饰品行业当前可谓是风雨困扰,但网络的神奇力量,让部分企业获得了超脱,以至于整个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展现“梨花遍地开”的景象。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亟待解决
21世纪珠宝-行业网21gem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内地黄金珠宝玉石销售总额已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珠宝首饰消费市场。因此有专家称,中国的黄金珠宝首饰市场正成为继房市、车市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消费市场,并且将取代美日,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

但是,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高居不下的投诉率、始终低迷的抽检合格率、频繁爆出“质量门”的大品牌,以及难以令人满意的售后服务,这一切都使消费者放眼看去,满目的珠宝首饰似在云里雾里;想出手购买,仿佛摸着石头过河。

从近几年我国各有关部门对各地市场进行检查的情况分析,我国珠宝首饰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定名错误,以假乱真;定名不准确,以次充好;标志不规范,虚高标价;责任难界定,售后难解决等。

以假充真 以次充好

据中国珠宝玉石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问题通常表现在用一种珠宝玉石冒充另外一种与其外观相似的、更为高档的珠宝玉石,或用合成珠宝玉石冒充同类天然珠宝玉石。常见如用合成祖母绿冒充天然祖母绿,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玻璃冒充天然珠宝玉石,以“水钻”仿冒红宝石,以“托帕石”冒充蓝宝石,以“马来玉”冒充翡翠,以普通钻石冒充“南洋钻石”等。2010年,香港知名品牌六福公司被爆出错将“石榴石当翡翠卖”事件。许多消费者都曾经历过这类遭遇。北京的姚先生在旅行过程中,在当地的珠宝店购买了一只“铂金镶嵌祖母绿”戒指,当时,商家宣称,这只戒指铂金是18K金,石头是祖母绿。但是,姚先生将这只戒指送到中国珠宝玉石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鉴定结果显示:9K金,合成祖母绿。

目前,珠宝界为了追求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了许多改善天然珠宝缺陷的高超技法,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未按国家标准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即属于欺诈行为。最常见的是对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为B货)或经染色、漂白、充填处理(俗称为B+C货)的翡翠未标明处理方式,当作天然A货翡翠出售,赚取非法利润。湖南省黄金宝玉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常务副站长曾少乾介绍,一些非正规销售场所是衍生这类珠宝消费问题的“重灾区”,比如旅游景点以及跳蚤市场。

标志不清 虚高标价

这在珠宝市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使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同时也反映出部分珠宝企业对标准理解不够、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比如按国家规定,金、银、铂等贵金属首饰制品,都应在其制品上打印数字和字母,同时在商品标签上用汉字标出规范名称、成分含量及特殊处理工艺。在处理工艺方面,凡人工制作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前标明制作方式。

同时,有些珠宝商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故意漏掉一些关键词语,为日后对付消费者维权埋下“伏笔”。如笼统地写珍珠、翡翠、蓝宝石,而不按国际标准写上规范名称,也不写清质量级别。

虚高标价问题也十分严重。旅游商店因高额回扣的原因,往往虚高标价,因此常有消费者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到价值仅为几百元的东西。但是,其实珠宝已是交易全球化的商品,正常情况下各地的价格相差不会太悬殊。四川的刘女士在当地的珠宝商店看中了一个翡翠挂件,标价9000元,经过多番讨价还价,最后以400元成交。刘女士最后得出结论:要对商家的标价去掉一个零,再拦腰“砍”一半,有可能还可以降几十块钱。

责任难定 问题难解

近几年,随着周大福等知名品牌被卷入“质量门”,珠宝首饰质量问题责任难界定,售后服务难等问题成为最令消费者头痛的事情。

据报道,湖南长沙的一对夫妇在长沙某商场周大福专柜定做了一款男款戒指,在仅佩戴了4个月后,其中的一小段因“断裂”完全脱落;福建福州的消费者表示,在澳门一家周大福分行买了手链,之后出现一处断裂;而苏小姐同样在周大福购买了CTF2系列925纯银钻戒一只,佩戴10天左右就掉了色。而“极致”事件是湖北武汉的一位消费者购买的周大福铂金项链两年断了5次,找柜台经理投诉,对方坚称产品绝对没问题,是佩戴出了问题。

因此,有消费者抱怨,卖珠宝首饰的,仗着不退不换,都说自己产品质量没问题,产品质量多好,切工多好,镶嵌多牢固。一旦出现问题,把责任全归到消费者身上,说消费者佩戴方法有问题,反正你就是拿人家没辙,人家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你认倒霉吧。

据有关媒体调查,金银珠宝首饰的售后存在法律空白的最主要原因是,金银珠宝是特殊的穿戴类商品,出现损坏后,很难判定是消费者的人为过失所致,还是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国家只有贵金属含量和钻石标准,因此首饰鉴定只是对钻石成分、贵金属含量和等级等进行鉴定,至于钻石为何脱落等工艺问题还无法判定,而消费者的投诉基本集中于此。有的珠宝店承诺有保修期,而有的珠宝店无此承诺,又由于珠宝首饰不在“三包”项目内,以至于消费者发现问题往往退换货难。

规范行业 加强监管

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珠宝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特别在生产加工环节,仍然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二是国家对珠宝首饰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行业发展太快,挤进珠宝行业的人和企业太多,产业浮躁,都想赚快钱。”深圳珠宝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国内珠宝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些隐忧。各珠宝品牌频频在各地开专卖店,对于黄金珠宝产品的需求数量骤增,一些企业快速进入珠宝行业,造成制造工艺不过硬。此外,近年来人工费用的上涨,租金上升,黄金珠宝加工厂成本骤增,为了减少成本,一些珠宝加工商从珠宝设计和加工上做起了文章,在做戒指的托时特别“单薄”等等“偷工减料”情况层出不穷,虽然节省了成本,但难保证质量。

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把珠宝首饰纳入“三包”产品目录,所以,售后服务问题难以解决。

因此,有专家建议,一方面企业要从内部的生产加工环节抓起,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第三方检验管理。除此之外,更要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以及完善合理有效的维权渠道。目前珠宝首饰并未纳入“三包”产品目录。但即使没有列入此目录,消费者仍然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法》等法规要求商家进行退换修,不过在程序上则会更复杂一些。同时,据调查,尽管针对珠宝,全国大多数地方仍在“三包”外,但浙江已经单独增加了“三包”目录品种,将珠宝首饰列入其中。消费者呼吁立法部门适应时代要求,扩大“三包”范围。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奢侈品定价与关税 是谁主宰价格?
21世纪珠宝-行业网21gem

编者按:

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奢侈品消费大国,曾有1.7亿内地人消费奢侈品,其中,1300万人经常购买奢侈品。但内地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的金额却是在内地的4倍,每年有数百亿美元的消费力流向境外。降低奢侈品关税、留住国人购买力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表示:“实际上关税只占到奢侈品售价的3%~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卖得最贵的国家?

奢侈品中国定价策略“妙不可言”

市场大购买力强,名包、化妆品中国市场定价高于其他国家

30毫升1050元的价格,没有阻挡“小棕瓶”(即时修护特润精华露)成为雅诗兰黛卖得最火的明星产品之一,而同规格同款在美国官网上仅售49.5美元,相当于314.26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该款产品在中国的价格是美国价格的3倍还要多。

世界奢侈品协会针对中国春节期间境内外消费心理的分析报告显示,有72%的消费者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价格比国内具有优势。

但是高差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许多中国消费者都会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的关税。

在陆晓明看来,这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曾担任万宝龙(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陆晓明深谙奢侈品牌的定价之道,在接受采访时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中国市场,关税最多占到奢侈品最后零售价的5%左右。”

陆晓明一语道出了这其中的奥秘:“奢侈品牌的定价策略决定了一切。”

曾从事箱包类奢侈品牌经营的业内人士透露:“各个品类的定价不同,但仅以箱包为例,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定价策略就要比海外高20%左右。”

“定期提价是高档化妆品、奢侈品的策略之一。”金尊奢侈品营销策划机构创始人朱林告诉本报,“靠定期价格上涨来保持品牌高端地位,达到市场同步、品牌尊崇度同步的要求,是奢侈品品牌的常规保护策略。”

同样一只LV SPEEDY 30包包,国内售价为5750元,而在香港的售价则为4841元,在法国则只要48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000元)。国内外奢侈品的价格差异,几乎体现在所有高端化妆品、珠宝和服装等产品上。

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市场的高级腕表国内外价差达100%~350%,珠宝产品的价差为20%~80%,箱包皮具价差在30%左右,而化妆品的价差在40%~120%,最高甚至达到188.5%。

导致国内奢侈品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成为众矢之的的关税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陆晓明指出:“关税并不是奢侈品在中国价格贵的主要因素,奢侈品牌的定价政策决定了这一切。”

根据法国马赛商学院MBA、EMBA主任Michel Gutsats对本报记者的分析,奢侈品牌在全球的定价策略基于价值定价,奢侈品的价值即在于它们的排他性。而在全球范围内,奢侈品牌通常根据欧洲、美国、亚洲三个不同的区域制定零售价。

即使在被称为“免税自由港”的香港地区,也有很多奢侈品的价格与中国内地相差无几,比如香奈儿等品牌,除了汇率不同外,定价与内地几乎完全相同。

在这些不同的区域,品牌指定的价格基数就差异挺大。在奢侈品牌多为原产地的欧洲,奢侈品价格基数为100的话,对于纽约来说,品牌通常会设定稍高于原产地的基数比如105或者110,而美洲其他区域的国家在纽约的这一参考价基础之上,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税率、营运成本等不同要素制定最后的价格指数。

一位业内人士亦对本报记者表示:“品牌基于市场的价格调控是奢侈品在中国价格昂贵的最主要因素,而这一调控正是基于不同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中国市场很大,购买力也很大,中国市场的定价就比其他国家要高。”

该人士同时指出,基于所在国购买力的区域定价也正是为何印度的奢侈品关税很高,但价格却很低,部分货品价格甚至低于欧洲市场的原因。

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看,某美国高档化妆品品牌中国区相关人士Daisy向记者透露,曾有消费者问她,为什么另一品牌的类似产品比她家的品牌贵100多元,是不是人家的产品比她家的产品好?“可见对于高档化妆品,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往往更希望能买到更好的产品而不是更便宜的产品。”Daisy说。

高达30% 调整消费税更为迫切?

相对于降低奢侈品关税的呼声,更多业内人士认为降低高达30%的消费税显得更为迫切。

在中国,奢侈品被征收的各种税收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还有一些城市的附加税等。曾担任万宝龙(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陆晓明估算关税最多只占奢侈品在国内售价的5%,但其他各种税收加在一起,便成了推高奢侈品国内外价差的因素之一。

“定价基础本身就较高,再加之各种税收,最后的价格差异更大。”陆晓明分析。

法国马赛商学院MBA、EMBA主任Michel以美洲区域的阿根廷为例,其价格基数为纽约的参考价105或110,但加之30%的消费税,那么阿根廷最后的价格指数理论上为105×1.3=136.5或者110×1.3=145,最后可能会被定在130,与理论价不会差别太大。再如墨西哥的消费税为10%,那么当地最后的零售价定价指数可能会在120。

而目前我国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多在10%~25%之间,个别品种如酒类可能达65%,而对奢侈品主要征收的进口商品消费税为30%,增值税为17%,另外还有诸如包括教育甚至治理阴沟等在内的10%左右的城市附加税。

但在美国并没有增值税,欧洲增值税平均为10%,日本则为4%,在中国增值税分为17%和13%两档,均高于其他国家。

相比起调整关税来降低国内奢侈品价格的建议,陆晓明认为:“国家要调整的是消费税而不是关税,加入WTO之后关税势必会合理化,但对一些诸如口红、粉底液等生活必需品依然征收高达30%的消费税,这是不合理的。”在美国消费税率由各州决定,但在税率较高的纽约州,消费税也仅为8.75%。

一位从事珠宝行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说明,比如一款限量版的Bleecker Legacy Python Tote鳄鱼皮大手袋,因为材质涉及稀有动物皮,进口商品消费税大概是32%~35%,关税在14%~18%,除此之外,商品成本加上运费、关税和消费税后,还有17%的增值税,综合税率超过50%。

再比如价格比较高的进口手表,虽然关税只占价格的3%~4%,但进口商品消费税大约在11%~20%,再加17%的增值税等,综合税率同样不低。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兴商业董事长刘芝旭同样表示,目前我国对奢侈品主要征收进口商品消费税30%,增值税17%,关税4.4%~60%不等,奢侈品入关综合税率在50%以上。

这样就导致手表、服装、香水、箱包等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比境外市场的价格高许多。调查统计,比香港市场高45%,比美国市场高51%,比法国市场高72%。

Michel在谈到中国的消费税时,以日本类比道:“亚洲东京奢侈品最后的价格指数能达到比如145,这么高是因为日本的消费税和该区域较高的运营成本,而中国的消费税也同样很高。”

即便中国是和日本一样的价格指数如145,关税10%在最后零售价的占比为6.9%,“更何况一般奢侈品在中国最后的售价比日本还要高。”一从事箱包类奢侈品行业的业内人士指出。

对于中国是否要降低关税的问题,某奢侈品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隐晦地表示:“不管关税如何变化,我们都会相应调整价格。”从奢侈品一路飙升的价格以及中国市场对之购买力依然强劲的现实来看,让奢侈品牌调低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短期来看似乎并不太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降低奢侈品国内外的差价?上述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通过奢侈品贸易的全球化和同步化,使得任何品牌在中国的铺货都与其他国家同步,那些因品类不全而在境外消费的高端消费者首先就会回流国内。”

为多个一线奢侈品牌提供咨询服务的罗德公关高级副总裁高明对本报记者建议:“关税并不是造成差价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消费税的调整更为迫切,这是公众需要纠正的一个意识。”

春节国人境外买了72亿美元奢侈品

委员建议把购买力留在国内

在北京工作的李楠最近托朋友从英国代购了一款巴宝莉(Burberry)的新款钱包。“同样一款,在专卖店(中国)的价格是3800多元。而在海外代购约合人民币是2500元。便宜了大约1/3。”李楠告诉记者。

和其他有过海外购物经历的消费者一样,谈到价格问题,李楠显得非常满意。随着出国人士的日益增加和电子商务的逐渐兴起,人们渐渐发现,目前中国奢侈品的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国外市场,少则高出30%,多则高达300%。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提供了一份数据:据统计,中国内地有1.7亿人曾消费奢侈品,其中,1300万人经常购买奢侈品。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内地消费者购买了107亿美元的奢侈品,占全球消费市场的1/4。仅2012年春节期间,我国内地居民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就达72亿美元。调查显示,内地消费者境外购买奢侈品的金额是在内地的4倍,每年有数百亿美元流失境外。

全国政协委员涂辉龙也表示,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巨大,但在内地产生的消费并不多,如2009年内地消费者的奢侈品总消费额约为人民币1600亿元,但其中过半消费发生在境外。同一时期,欧洲奢侈品市场销售总额的62%、北美奢侈品市场的28%、港澳台奢侈品市场的69%都由中国内地消费者贡献。同期,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仅为17.5亿美元,小于同期境外奢侈品消费的1/4,占同期港澳台奢侈品消费总额的2/3。

波士顿咨询(BCG)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廖天舒说,在中国买奢侈品注重奢侈品的品牌价值,不注重商品价值本身,而从消费心理分析,大多中国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价值,相互以奢侈品来攀比和证明自己的财富能力及社会地位是一个主要因素。比如在欧洲很多奢侈品柜台会刻意选择没有明显标识的包装袋给客户包装。而中国消费者则喜欢突出LOGO。中国目前在消费市场的消费份额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BCG新一轮对30余个中国城市的调查中,超过60%的中国消费者计划在未来增加消费支出。所以在中国,尽管税率不低,却依旧成为诸多奢侈品最重视的重要市场。

“靠降低关税方法把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力留在国内的想法,很天真。”金尊奢侈品营销策划机构创始人朱林说,建立中国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产业体系,才是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想留住这方面的消费力,中国奢侈品协会秘书长罗川认为,需要两方面的长期努力。一是改善中国奢侈品产业结构和上下游系列。“中国本土的高档消费品,或许有一流的、东方特色的设计师和设计元素,但是这些产品往往不知道如何在终端和销售环节营销自己,往往采取的是在央视等媒体平台大量广告投入和在终端旗舰店装修豪华。”罗川说。而一些国际奢侈品牌除了这些,还有一整套系统的展示规则,有自己的产品文化、产品个性和产品价值观传承。

另一方面是,中国人的奢侈品文化价值观需要改变,奢侈品行业消费需要指引。在罗川看来,奢侈品从经济学属性来看是高档消费品,但从社会学、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幸福感觉。在欧美等奢侈品市场发展成熟的国家,奢侈品被认为是文化个性、气质和品位,但在中国人看来奢侈就是炫富和浪费。一个例子是一些国外二、三线品牌纷纷以奢侈品概念重新包装,如化妆品领域中一些在国外开柜销售的产品,在国内摇身一变就进入了高档商场的化妆品专柜,尽管售价不菲消费者也是趋之若鹜。

“中国要形成自己的奢侈品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才能让消费者不会涌往国外购买奢侈品,真正留住国内奢侈品的消费力。”罗川说。

版权所有:21世纪珠宝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目录

首页 · 导航 · 供求 · 快报 · 名录 · 答疑 · 论坛 · 鉴定 · 直销 · 书店 · 工具店
网站动态 媒体报道 21Gem大事记 投稿信箱 网站地图 出国组团 历次拍卖回顾 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公安网络110报警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2
About 21Gem - 服务项目 - 联系方法 - 合作展会 - 网站数据 - 相关法律 - 领先优势 - 网络营销
上海世琨珠宝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管理;21世纪珠宝网络技术中心 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 1999-2014
沪ICP证B2-20070242